最新公告:
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13470524922
单位:
新宾满族自治县青山绿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
手机:
13470524922
联系人:
王福友
网址:
www.xbfmzyc.com
地址:
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吕家村
药源探秘:黄水镇上苦黄连,连农更比黄连苦!添加时间:2016-10-25
  

巴蜀之东有渝,渝之东有石柱,石柱之东有黄水。一千六百多米的雪域高原上,四面环山,山幽林茂,清寂,寒凉,黄水镇宛如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。冬日严寒,夏日清凉,药中苦寒之最——“黄连”,在这里禀天地清寒之气以生。被誉为“中国黄连之乡”的黄水镇,包揽着我国6成以上黄连的产量。


一、黄水优良的环境,孕育这山、这水、这人



图1:黄水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极适宜黄连生长。


    作为40大宗中药材之一,3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的黄连,一般分布在1200~1800m的高山区,需要温度低、空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。黄水的寒,黄水的润,黄水的清,对于黄连的生长条件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。



图2:黄水镇月亮湖,天高云淡风景秀美。



图3:2016年10月,黄水镇月亮湖边秋色。



图4:当地有留存千年的水杉林,号称中国水杉之母。


    正是这片土地上,才孕育出类似我国历史上唯一因战功封侯的女将军——秦良玉;才孕育出黄连、莼菜这些优质药食品种。



图5:一味黄连,得石柱天地之精华。


    “心家无火则清,清则明,故不忘。”黄连苦寒入心清肝胆火,或许正是濡染了黄连药性中的这一缕清寒正气,这座边陲小镇上的人们千百年来执著而专一的种植黄连,过着清风明月般的生活。这些勤劳而简单的土家族人民,被称作“连农”。


二、专访黄水镇上的黄连专家——庄金昌


    岁月无声流转,黄水的寒山依旧静穆,连农们一代又一代,劳作,传承……如今,提到黄水镇的连农,就不能不提到他。庄金昌——现年五十二岁,父亲,祖父……祖上世代种黄连,至今已有七百年历史。他从十八岁起,年年,天天,时时,在与黄连打交道。积累了无数关于黄连种植与鉴别的经验,是当地的黄连专家。



图6:庄金昌身上,充分体现了石柱人的厚重和坚韧。


   他有几项独门绝活,那是常年在黄连行业里摸爬滚打练来的,祖宗血脉的传承,敏锐的观察,执著的钻研,这是旁人想学也难以学到的本事。



图7:一把简单的剪刀,就是加工黄连最基本的工具。



 图8:简单的耙子,不知传承过多少代黄连人。


    一是鉴别  毎逢季节,石柱县黄水镇黄连市场,熙熙攘攘。地上成堆成堆的黄连,令人眼花缭乱,商贩们往往是左瞧右瞧,生怕买到品质差的黄连。而庄先生,从来气定神闲,拿起黄连有三看:一面二底三茬口,不出三五分钟,黄连品质高下立断。“茬口”是当地人对于黄连断面的称谓,要问庄先生:“这看茬口,是看形状?看质地?看色泽?还是看颜色?”庄先生连连摇头:都不是。又或许都是?他自己也难以说清,反正是三十年的判断,从未失误过。他看上的黄连,最后检测出来成分含量一定符合药典相关规定。——有时候经验这东西就是这般微妙,简单而又充满玄机,叫人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

    当然经验自然也不会凭空得来,庄先生闲暇时常常变换温度烘干黄连,然后将自己试验的“样品”送去药厂检验,他渐渐摸索出一百度烘干的黄连一半含量都不能达标,而八十度烘干,基本都可以达标。久而久之,附近药厂的人,都和他成了朋友,见其人准知道来意。


    二是预测黄连行情 黄连市场价格变化多端,经常让黄连商人们叫苦不迭,究竟是该囤货,还是该出手?难以预测。这时候,大家都听庄先生的。今年5月29日,他在网上发表文章,预测6月1日黄连价格会涨,稳定到6月7日后价格会掉。而后——6月1日,黄连涨;6月7日,黄连跌。



 图9:土法烘干技术,可以确保最好的黄连药效。


    三是黄连烘干 说是技术,莫若说是一种坚守。黄连烘干现基本有两种形式:新兴的机器烘干速度快,产品光泽度好,但是高温会对药物成分含量有所损害;传统的土炕烘干速度慢一些,产率低一些,但是烘干出的黄连药效好。而庄先生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远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,坚持使用土炕烘干。老一代的传承不能忘!在这个事事讲求速度的快节奏时代,总是应该有人慢下来,用心做事。



图10:黄连市场上规格混乱,品质差异明显。

 

    以黄连为代表,药材市场中的各类药材鱼龙混杂,有时细微成分难以甄别。机器烘干是土炕烘干面前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,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,哪怕是极精细的含量,也是对本草最为虔诚的尊重。


三、未来,谁还愿意吃这个苦?


    简单和纯粹似乎才是生命最本真而美好的状态。除了黄连,庄先生的唯一爱好就是钓鱼。在水边,庄先生常常一守就是几天几夜,纵是千般风寒,万般露重,庄先生依旧是孤独而沉静,关于黄连,关于人生,久久萦绕在心的难题便都豁然开朗。



图11:风露中宵云烟中,浮生独钓一江寒。


    庄先生心中最大的难题,应该是:黄水的黄连,以后谁来种?曾经的黄水镇连农遍地,现在却越来越少了。


    “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会去种黄连?都出去打工了,年轻的没什么,都只有四五十岁的在种”说起这个,庄先生神情寥落,唏嘘不已。


    吃过黄连的都说苦,其实,种黄连更苦。育苗两年,移栽五年,从播种到收成,要整整等待七年。“每年要除四次草,施两次肥(即春肥和冬肥),这个工作很复杂枯燥吧?但目前还没有除草的捷径可走。如果施除草剂的话,黄连会有农药残余,不符合药典标准,就只能靠人工施治。哎呀这个一年里要这么多次除草、施肥,都是人工,真是辛苦哇……”一说起自己专长的本行黄连,庄先生就变得滔滔不绝。



图12:庄金昌自己牵头建立的黄连合作社


    大量的人力投入,七年后才能回报,并且收成好坏未卜。的确,现在年轻人面对的诱惑太多,挣钱的门路遍地都是,做药材投入大,回报慢,谁愿意劳神费力沉下心来做这些苦差事?



图13:卖完黄连的连农,还得去赶圩采购生活用品。


    其实庄先生种黄连种了大半辈子,也不是没想过要放弃。黄连市场行情一直不稳定,1998年时价格低迷,庄先生就想过不做这黄连生意,改做其他的试试。不过随后行情又有所好转,庄先生于是又继续做了几年。然而好景仅仅持续到2003年非典发生,因黄连与非典用药不搭边,与其他药材相比价格非常不理想。面对着低迷的价格,有好货却转不出手,庄先生再一次想到过放弃……。



图14:不经历风霜雨雪,如何见得好黄连?


    据《别录》记载:黄连,高尺许,凌冬不凋。在厚雪玄冰的冬日,黄连尚且可以忍耐,黄水镇的人们,包括庄先生,像黄连一般执著而坚韧。


    最终,虽然黄连行情起伏跌荡,庄先生还是一路走到了现在。他慢慢积累了许多技术和经验,他在黄连的种植和鉴别方面已是名声在外。一边是自己钻研,一边也会给黄水镇的广大连农开展讲座,向他们传授种植黄连的技巧。


    庄先生的微信签名是“先做人,再做事”,他做中药材,不仅是生意,更是一种情怀。他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远程农产品合作社,多年来声誉在外,他像其他商家承诺,交易的黄连若出现问题,任何损失费用由他承担。

       

    有人用方言说他是“瓜娃子”,其实,他就是这般“傻”。


    一人一生一味药,此生,我愿意为药成痴。

上一条:

下一条: